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社會性農業」 從「矛盾」到「洞見」──觀察衝突點、挖掘其脈絡

已更新:4月17日

[112-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工作週記 >> Week 8]


文|社會五 簡子云

圖|社會五 簡子云



回顧與暖身

  本週的課堂一開始,大家先是回顧了上週課堂中的各項活動,而後老師讓大家用透明的圖卡進行圖像組合與故事接龍,組合出一個稻草人的奇幻冒險之旅。

  過程中不乏出現新奇的發想,例如思捷將水滴的圖像倒過來就變成了幽靈。老師提醒大家可以時時透過這樣的創意發想,讓自己能夠跳脫框架來進行想像。




整合分析:直覺與邏輯並用的狀況,也是大家過去一週在進行的工作

越多元的合作可以促進更多元的議題剖析及發想,也能夠讓問題的結構變得更為清晰。


分類的導覽分享

  因為這次訪談的對象以務農者居多,所以在資料處理的部分,可以看到農場經營下面多了很多小分類,在分類的時候需要考量更多關於便利貼的資訊屬性,所以先開始進行分類工作的同學有更多時候會需要新增分類類目,例如思捷提到由於「障礙者進入農業的媒合與評估」這個大項包含的小分類過多,所以又新增了不少大分類,像是「障礙者身分間的交織性」、障礙者onboarding農業工作的方法與挑戰。

  大家彼此分享了一些在處理瑣碎且量大的資料時,自己偏好的分類處理方式。





小組討論tension

  在針對先前兩組討論的衝突點的時候,大家發現兩組不約而同地都有找到一些具相似性的衝突點,比如說在工作流程設計上的多變性及統一性、見習/實習需求與法規規範、雇主預設狀況及身心障者實際狀況的落差等等,造成這些衝突的原因有蠻大一部份都是受到農場在經營層命上的經濟考量,老師也提醒大家這次的HMW前提是在農場營運為主的前提下,雖然透過不同參與者的經驗分享而發現了許多衝突點,也有同學提問,社會性農業的願景很廣泛,我們的專案應該要只專注於其中一個參與角色遇到的問題上嗎?又該怎麼決定要以哪種層面的視角切入呢?大家在討論衝突點如何合併時也時有不同的想法,但還是可以將現況轉化成我們的資源。

接著,老師引領大家將所有的衝突點歸類成不同層級,歸納出10個大主題的tension。


人物誌(Persona)



  老師首先詢問大家是否覺得人物誌當中的人物是否是真的?看著投影片當中的大雄,同學們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得出了「人物的需求是真實的,但人物可能是虛擬出來的個人」的結論,人物誌的資訊來自於田野及訪談,提供一個潛在使用者的風貌,整合團隊在先前蒐集到的各種資料及痛點分析。

  社會設計是一種以人/社群為設計中心的設計方法,透過人物誌,可以讓觀看者了解方案具體而言解決了哪些族群所面臨的問題,也許觀看者能夠同理這些人物誌的特質,或是進一步了解專案及他們的面向客群所具有的特質。

  也就是說,人物誌能夠讓人知道「這個專案所欲解決的議題當中包含了哪些人?」。

  擬定人物誌的第一步是資訊分類及尋找光譜,接著根據資訊的擷選組合出不同身分、性格、想法及態度的人物誌。



洞見

  洞見是將在設計挑戰中對人類行為的洞察,用「情感」、「動機/需求」的方式描述之。

找洞見的過程就像是剝洋蔥,需要層層剝製,不必執著於100%的證據,洞見可以是根據多個根據所推導出的結論及發現。

  Tension描述的是現況,Insight則是將人物的身分一同拉入議題的討論,人的動機及需求常常會與自我價值(self-worth)有關,比如歸屬感、掌控力還有做得到的能力。洞見要做到的就是利用手上已經準備好的食材們(課程目前為止蒐集與整理的資料們)進行料理(詮釋及推論)。

  洞見盡可能地以正向的語句來描述比較好,避免否定的描述,例如「某人不想去做......」可以改寫成「某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覺得/感受到的感觸及想法」。



設計原則

    擬定設計原則的目的,是寫出讓團隊的設計以及後續接手參與的夥伴們都能夠了解的設計準則。先前團隊一起發想的過程原則是用於整個專案進行過程的依循原則,設計原則則是在接下來的「發想設計過程」中,團隊成員需要時時注意的實作原則。


  到目前為止,團體成員們已經經歷過資料蒐集、分類整理、尋找矛盾、書寫洞見的步驟,下週則會開始進行機會洞察(HMW)的階段,大家在面對琳琅滿目的待整理資料時,也很期待看到後續的設計發想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創意點子。



 

< 活動預告 >

共融共好的農場-- 期中腦力激盪交流 Party 時間:5/1 (三) 13:45-15:45 地點:台大博雅大樓 406 室 現正開放報名中!!(額滿為止唷~)

46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