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工作週記 >> Week2]
文|地理四 謝馥伊
圖|經濟四 陳品心
課程來到第二週,本週課程後半段邀請專家入班,分享他們對永續時尚的觀點與經驗,讓專案團隊對議題有更深入的理解。至於課程前半段,Jade 則帶領團隊使用小工具 Conversation starters 邀請團隊 Check-in 建立默契,也引導大家反思個人權力。
開啟對話的卡牌:Conversation starters
Conversation starters 是一套幫助團隊認識彼此的牌卡工具。牌卡上面印有各式問題,由團隊成員輪流抽卡,並互相指定成員回答。問題諸如:「你認為最能形容自己的三個詞」、「你認為自己應該會但不會的兩件事」等等。Conversation starters 也能夠用在訪談之前,快速拉近受訪者與訪談者的距離。Jade 希望,透過這個小活動,讓團隊意識到,問答者之間的關係、提問者的口氣、被問問題的人的個性,都可能影響回答的快慢、影響雙方能不能更認識彼此,後續設計訪談大綱時可以留意。
權力反思與社計者的責任
Jade 也再次回顧個人權力反思。權力(power)是可以影響結果的能力,而特權(privilege)是指什麼都不用做就擁有的好處或優勢。社會設計的專案中,要觀察權力的流動,亦即權力的轉移或交換。權力的流動可以是由權力較多的一方主動分享、釋出權力,讓另一方得以參與、影響結果;也可能是較為被動,透過如社會運動等等爭取以獲得權力。Jade 期待,能在社會設計的專案中邀請較少權力的一方、較少被聽見聲音的一方參與,使社群獲得影響結果的能力。不過,她也透過數個設計案例回顧提醒大家:Good intension may not result in good impact 。設計歷程當中需要思考,每一個設計環節如何影響設計,而設計師應該為刻意的設計和無意的影響負責,包含設計結果與研究的過程。
永續時尚小論壇
本學期的設計挑戰為:如何營造讓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方便地與衣物資源互動,又能自在地參與衣物循環互動?為了讓專案團隊更了解議題背景,課程邀請三位永續時尚相關的議題專家入班分享,講者包含任職於台大社會系的環境社會學者劉仲恩、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永續驗證組組長李若華、長腳衣櫥主理人蔡婷欣。小論壇最後以專案團隊和議題專家共同發想、盤點專案利害關係人作結,為後續的專案開展作準備!
一身二手衣物打扮的環境社會學者劉仲恩,首先登場分享。環境社會學的基本立場是,很多環境問題源於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快時尚的生產體系也根植這樣的體系中。那麼基於此立場,該如何解讀個人的衣物消費行為呢?劉仲恩分享,經濟學觀點認為,消費屬於僅是個人對財貨的偏好,社會學則認為消費是社會性的過程。比如個人所選擇的消費品牌,可能代表個人個性的展現、代表個人如何與社群內其他人的互動。此外,社會學格外注重社會階層/階級的作用,如果人們身在較為平等的社會,用以象徵階層的(炫耀性)消費行為便會減少。劉仲恩強調,「階級視角是較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部分。」劉仲恩也點出媒體與廣告對個人消費的影響。「資本主義之下,很多廣告會跟你說,消費各種不同的東西慰勞自己,是非常好的事情。」而且,不僅要消費,還要消費「新」東西。「社會對於『新』的東西非常崇尚,好像得到『新』是獎勵,『舊』東西的價值則大幅下降。這份崇尚從何而來,值得我們思考。」
除了點出滋養快時尚產業的社會因素,劉仲恩也表示,若要邁向永續時尚,除了思考如何提升消費者的永續意識、影響消費選擇,制度、文化或法律等各種層面,也都需要改變。劉仲恩分享,「我剛開始踏入社會學時有個迷思,認為只要讓大家具有環境意識,就能達成環境永續。不過,後來做越來越多研究,我發現,環境意識對於大家會不會採取永續行動的影響程度占比不高。」他不諱言地說,「我在美國買二手衣,也是因為很多這樣的賣場,加上便宜划算、衣物整理得漂亮乾淨,消費體驗很好。貪小便宜的心態,也可以驅動永續行為。」他指出,許多倡議聚焦於改變(消費者的)環境意識,不過,「若其他環節阻礙永續消費,可能還是很難促成改變。」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以下簡稱紡綜所)永續驗證組組長李若華,長年投入永續紡織材料研發,並參與二手衣物回收業者、快時尚品牌永續部門的合作計畫。李若華觀察,「過往舊衣回收之後經過分類再銷售,還可以賣到新興國家,讓業者有利潤;不過近年來回收的比例下降,產業逐漸失去收益。」利潤逐年下滑的同時,舊衣回收產業的勞動條件,也與理想有段差距。「目前的舊衣服的產業裡面當中,勞動跟管理的環境都不合規,成堆的衣服中,臭臭的、沒洗乾淨的,要去做分選。國際品牌的廠商來台灣看供應鏈,我們都不敢帶他們去看。」
近年來,紡綜所投入輔導傳統紡織業與舊衣回收業者轉型。紡綜所希望串聯紡織業上中下游和舊衣回收的業者,成立循環紡織共生工作室,打造環境和議題的永續。李若華認為,「當環境、經濟、社會三個面向能同時兼顧與平衡,才能夠真正永續,而平衡來自創新。」以舊衣回收產業為例,李若華指出,台灣努力的的方向與英國 Textiles 2030 類似,「讓沒有專業背景的勞工,可以按照一份清楚的指引或衣物的標章,去做衣物的分類,才能讓後續再製材料的流程順利進行。」最後,她相信,紡織材料的循環的改變並非一蹴可及,但仍要去做。
長腳衣櫥團隊主理人蔡婷欣則是從消費者的衣櫃出發,切入永續時尚。她笑著分享,一開始做這長腳衣櫥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我的衣櫃爆炸了。」這讓蔡婷欣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做出類似 Ubike 的共享模式,讓衣服多穿幾次才丟?」她笑說,這樣比較不會有罪惡感。當時的她並未多想,直到和 Jade 談起這個問題,蔡婷欣才意識到,原來個人的衣櫥,可能是一個社會問題的縮影。
長腳衣櫥三年來做了各種研究與質化訪談,發現消費者對於永續時尚的認知,都是「我有做好回收」,但並不清楚這些舊衣回收之後去了哪裡。蔡婷欣三年前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時,最關心是紡織再製的材質開發。不過,團隊也看見紡織產業內的張力,永續之後訂單量就會下降,好像除了改成可再製材料、容易分解的材質,沒辦法做得更多。那麼如何從消費者層面著手?
經歷三年的投入,蔡婷欣也認同劉仲恩的觀點,「如果讓流程設計好、消費者容易達成永續行為,而消費者本身怎麼思考、是否具有環境意識,相對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如何設計無痛的方式,讓使用者自然而然做到永續行為,是長腳衣櫥所關切的。訪談跨世代的衣物使用者之後,團隊發現年長一輩的人認為衣物是奢侈品,「過新年,才買新衣」,而快時尚讓每個人都能夠買得起衣服,並擁有許多選擇,用來展現個人風格。「因此我們現在要平衡的問題,是如何管理這麼多的選擇?」
經過研究,團隊觀察到,產業內各角色對於衣物掌握度不足。以個人層面而言,對於衣櫥裡的衣物掌握度不足;時尚產業則對消費者衣櫥掌握度不足,不知道消費者還需要什麼衣服。線上衣櫥管理平台,也因此誕生。「希望我們成為消費者衣物資訊管理的平台,提升每一件衣服穿著的次數。」蔡婷欣說。目前團隊正在努力降低管理衣服的門檻(比如使用者需要拍照衣服記錄很費力),讓更多人參與這項永續行動。
課程最後,同學們與三位講者以「議題咖啡館」的形式進行換桌交流,分享永續時尚的困談與機會點,並盤點與議題相關的經驗專家和議題專家,以準備下週的訪談前置作業!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