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努力地跟一些人聊社會設計(口袋名單中也還有一拖拉庫的人要請益、交流) 經常被問到:「社會設計跟社區營造、地方創生是一樣的東西嗎?」
「啊不然不一樣在哪裡?」
我知道今年是臺灣「地方創生」元年。也因為開始搜尋資料後,發現「社區營造」在臺灣已經發展超過25年,可以說是社區工作被整體整合的開端。 後來剛好看到全國社造會議大肆辦理的消息,在 921 二十週年的今天剛好是台北場,於是上個月就興沖沖地去報名~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小組討論形式,所以整天下來聽到許多社區工作者的故事,包含輝煌戰績也很多充滿血淚和無奈的挑戰。
雖然對於今日的討論方法其實覺得有點可惜,因為今天基本上就是「收集民意」、「讓大家都有分享到」想法和經驗。老實說以我的標準和期待感覺還稱不上是「討論」或「對話」,比較像是輪流報告。
但對於文化部和社造前輩們這樣造訪各縣市的辦理會議和論壇,也已經是滿滿感恩了啦!
而且從全國公民層級收集意見,那需要如何一層一層地收斂,就又是另一番學問了⋯ 我是很期待委員們後續能運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標準來進行接下來的收斂,希望不要收納了那麼多民意後還落於個人主觀意志的決策,那我真的會有點傻眼...
參與式設計真的是,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啊!
最後,關於社會設計、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差異到底是什麼? 我現在只能說他們不一樣。主要由於觀點和目的不同,因此方法上也有所差異,但之所以會那麼常被聯想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在跟社區/社群工作。
而社區/社群的問題一直都在,未來也會一直在,只是不同時代可能會出現(或流行)一些新方法或聚焦不同的目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