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共構歷程:從Give & Take到多元Persona描繪
-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 5月1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113-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專案共筆 >> Day6-1]
文、圖|蕭琬蓁 創新四
首先進行「我與團隊間的Give&Take」,在一個團隊之間大家會有自己擅長的事情(Give)跟學習的點(Take),老師說他就像導遊一樣,可以引領大家走過某個歷程,而Prototype製作是大家最想要Take的點,延續著我們的洞見,連結不同的資源,讓我們解方可以被做出來。
在進行設計之前,我們需要先描繪團隊想要回應的需求者樣貌(Persona),我們透過整合先前的訪談經驗,在這次的Persona我們分成了失智症照護的家屬與工作者。首先談到「工作者」,我們發現除了面臨制度層面的問題,與家屬溝通,以讓患者達到更好的照護品質,也是他們的考量點。老師也提醒我們:對於工作者來說,他們「為什麼會做現在的工作?」or「照顧上的心態」嗎?讓我們可以更了解工作者的內在需求。
第二我們談到了「家屬」,透過家庭內部衝突程度與對現行長照體制的滿意程度的特質象限,初次提出四種不同的persona,分別有四種不同的主要需求:想要讓家人獲得全面的照顧與陪伴;在照顧責任下,需要優先處理自身身心壓力;區分專業與陪伴的角色分工;偏鄉的喘息服務。老師也提醒我們:照顧年資、身分,讓之間的persona稍微有點區隔與差異,也須避免與受訪過於相似。最後,在團隊分工下,我們最終產出多元但是精準的使用者樣貌。

Comments